照片拍攝於2005年(民國94年)、2022年(民國111年),於彰化縣彰化市孔門路30號。清道光周璽纂《彰化縣志》學校志 :「彰化之建學,始於1724(雍正甲辰)。」第一任知縣談經正接篆後,建簡易的孔廟,依禮祀典,興賢育才,教學為先,並開始建制式的孔廟。1726年(雍正4年)第二任知縣張鎬任內完成孔廟的規模。
《彰化縣志》學校志 :「學宮,彰化縣儒學在縣治東門內。」,儒學就是孔廟。學宮配制,中為大成殿,東西兩廡,前為甬道、為戟門,東為義路,西為禮門。前為櫺星門,後為崇聖祠,已具規模。1751年(乾隆16年)知縣程運青捐修,因故中輟。1753年(乾隆18年),同知署縣事王鶚續修,至櫺星門而止。1759年(乾隆24年),知縣張世珍重修,以歲貢生吳洛為總董,砌甬道以磚,移禮門、義路於櫺星門外,鑿泮池,外為照牆,護以短垣。
1811年(嘉慶16年)知縣楊桂森,治大成殿丹雘露臺,護以石欄。東西廡至櫺星門,增築短垣。造登瀛橋於泮池上。1830年(道光10年)知縣託克通阿、李廷璧,以恩貢生曾拔萃為總董,率諸紳士捐修,正殿增高二尺二寸,殿前改用石龍柱二枝,石柱二十枝。露臺增高二尺二寸,護以石欄,崇聖祠增高二尺二寸。東西廡增高八寸。崇聖祠畔,左建名宦祠,右建鄉賢祠。日治市區改正,拆除白沙書院…設施,先後設國語傳習所、第一公學校...校舍。光復後,1952年(民國41年)、1978年(民國67年)曾經重修,1983年(民國72年)指定為第一級古蹟。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