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  作者:奧威尼‧卡露斯  族別:魯凱族  漢名:邱金士  書名:《神秘的消失--詩與散文的魯凱》  出版社:台北,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2006年10月1日  目錄:自序/邱金士/5代序:奧威尼的天窗/王應棠/13麗阿樂溫,我的故鄉!/19那一首古老永恆的歌/27哀歌/31生命的禮物/39永恆的戀人/71芋葉上的露珠/73沉默的人/89孤獨的人/97哩咕烙!禰在哪裡?/119神秘的消失/129神秘的幽靈/163巴嫩嫁到達露巴淋/167原住民在地、再度發聲/舞鶴/187  內容簡介:  《神秘的消失》是奧威尼‧卡露斯出版的第三本書,主題上仍有部分延續著魯凱族的神話傳說紀錄,如<巴嫩嫁到達露巴淋>、<哩咕烙!禰在那裏?>。而與《野百合之歌》同樣是處理誕生與死亡的歷程,不過不再以虛構的故事來表現,而是作者生命經驗中最親密又沉重的情感教育之呈現。全書佔最大比例的都是纏繞著與自己關係深厚親友之死亡的糾葛與不捨,他寫幼子(<生命禮物>)、髮妻(<永恆的戀人>),也寫童年啞巴好友與孤獨族人的亡故(<沉默的人>、<孤獨的人>),即使是回憶他母親對子女情感的<芋葉上的露珠(Yiaketeketane)>,也細緻的描述他大妹小時候從鬼門關救回小命的故事。在這些自傳色彩極為濃厚的文字中,藉由幾個死亡事件的具體感受,用極具民族風格的語言,以溫柔敦厚的詩意傳達作者的款款深情。  透過生存與死亡相互交纏的敘說,奧威尼的書寫從個人經歷依然夾帶著念茲在茲的族群滄桑。這樣的悲憫其實也超越了個人與單一族群的宿命,他所哀悼的傳統生活世界在現代文明衝擊下急遽消亡,卻經由記憶與想像交織成的文學語言流傳永生。而這種由文字書寫所欲傳達的意義得以獲得廣大讀者的共鳴,使用的語言就十分重要。奧威尼選擇漢語創作,但又附加許多魯凱語,而且還體貼的加以詳細說明,宛如創造一個不同族群相互理解的介面,或者,用他和我都喜歡的字眼,開啟一扇族群對話的「天窗」。(王應棠)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