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  作者:孫大川  族別:卑南族  漢名:孫大川  書名:《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  出版社:台北,聯合文學  出版年:2000年初版  目錄:序@7第一輯午後雷陣雨/11賀伯吹來的教導/14碾米廠的門檻/17部落裡的知識分子/20腹部邏輯與武士精神/23憶小姊姊/26ぁかぃ,我們部落的歌手!/29看奧運,懷鐵人/32哲學其實是鄉愁,是處處為家的渴望/35與「我」會晤/50第二輯英倫漫記之一/61英倫漫記之二/64英倫漫記之三/67快樂的囚徒/70獄裡獄外/73永不止息的回應/76森林漫步/79學術「堡壘」/82知識的堆棧與工廠/85吃掉文化/87餐館文化/90腹部邏輯與頭部邏輯/93烈豆/96知識與貪婪/99隱修院裡的歷史回響/101第三輯原住民文化歷史與心靈世界的摹寫/107山海世界/138原住民文學的困境/142神話之美/163鐘聲響起時/187遲我十年/193無悔的嘴臉/207面對人類學家的心情/210第四輯讓原住民告訴我們「他是誰」/217原住民不再是歷史的缺席者/221台灣史與原住民/224鳩佔鵲巢,後患無窮/227徘徊於部落的心情/230捕捉風中的低語/234重繪大台北地圖/239  內容簡介:  此書是孫大川將近三年(85.7-88.4)的書寫與紀錄,和《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同年出版,但在內容上前兩輯偏重個人情感的抒發;後兩輯補充了書序、論述性的文章。第一輯為孫大川表述身為卑南族的心靈世界,回憶父親、小姊姊、兒時玩伴的當下,實為作者生命的一種告白。第二輯蒐錄的多半為作者出國唸書的經驗,除了異地思鄉的領悟,孫大川亦展現從海外觀看台灣文化的視野。第三輯從文學的角度審視台灣原住民文學的發展,說明「黃昏」之境的危機與轉機,提示相當多層次的觀察路徑。第四輯的主題,由社會學的面向觀察台灣的原住民,針對族群文化與社會處境,提出針砭與建言。而孫大川為《搖滾祖靈:台灣原住民藝術家群像》、《祖靈的腳步》、《從自己的土地出發》、《變臉中的印地安人:美國原住民文化探索》…等書所寫下的序言,僅管切入點有別,但他的關懷始終圍繞著山海的子民,也讓此書的標題:「山海世界」、「原住民的心靈世界」有了對話的默契。(整理/陳芷凡)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