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  作者:亞榮隆‧撒可努  族別:排灣族  漢名:戴志強  書名:《山藸、飛鼠、撒可努—飛鼠大學招生囉》  出版社:台北,耶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22日  目錄:缺  內容簡介:  《山藸、飛鼠、撒可努》為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其已被譯譯成英文等五國語言,並成為美國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的指定讀本。「山藸、飛鼠、撒可努」一文在2002年榮獲「巫永福文學獎」首獎作品的殊榮,本書中的「飛鼠大學」一文,在同年選入台灣國中一年級課本第七課內文。本書亦被改編為同名電影,2005年在台上映,深獲好評。著名的卑南族學者孫大川在「中國時報‧開卷版」撰文評為台灣最能與〈少年小樹之歌〉媲美之作品。如書中「山跟人一樣,也要休息、睡覺,累的時候還會打瞌睡。我們不能吵他、打擾他,人生病的時候,大自然的一切就會幫他復原。」的情調,本書為作者「獵人哲學」(亦稱為山林哲學)思維的先端。作者用輕鬆自然的筆法,將家人相處的生活點滴記錄下來。父親的話對作者影響深遠,而屬於獵人的孤獨與寂寞、等待的耐性,則是個人精神與力量的來源,頗有寧靜致遠之意。父親對動物有著人格化的形容,對大自然帶著崇敬的心。如同作者自述:「父親的獵人哲學,卻讓我上了一課原住民如何與所有事物維持平衡,和以人性的方法對待大自然……」  本書以二十二篇的短文敘述作者從小到大的生活經歷和從父親身上學到的「獵人哲學」以及對文化衝擊的感嘆。在這些經歷中,原住民尊重大自然的精神與智慧,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享、互惠的真理,都為作者欲與讀者分享的觀念。(整理/馬昀甄)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