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2001來自靈魂的觸動~第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得獎者作品/名單-Hu!Bunun一、  我們的部落流傳著一則既浪漫又美麗的古老傳說:  在天地開始之後,Bunun與Dihanin、hanido組成了井然有序、和平安詳的世界。  Dihanin擁有著完美的心靈,能誘導族人的心靈邁向真、善、美的境界,長老都藉著牠的名訓誡後代子孫,期望族親的行為因牠的牽引而如水般的清澈。  Hanido是住在地上萬物精靈的名字,它們獨自擁有著強大而善變的力量。「善靈」的力量,可以輕易的讓所有獵物集中在族人的槍口之下;讓金黃小米如鍊珠般的垂掛在坡地上。「惡靈」的力量卻可以讓獵人的火藥不擊發,讓耕地上的所種植的農作物瘦小灰黑、無法成長;讓族人的生命在飢荒中呻吟、受苦,終至走向死亡之谷。  族人為了擁有駕馭「善靈」、拒絕「惡靈」的力量,將藉著家族的集團力量和自己的精靈力量,時時以繁複冗雜的祭典儀式和遵守Samo的行為,與天神、萬物精靈溝通、示好,藉以創建和平相處的境界。並以獨特的Dusaus表達心中的虔誠;美好的歌聲總讓眾神靈十分滿意,久久久久。  「只有我們這樣的族群,才能活在這塊被眾神祝福的土地。」我們的祖先輕聲的說著。二、  我,原本是天神面前的精靈;即將延續布農族群命脈的珍貴精靈,在未擁有軀體之前,我的名字叫做Is-ang。  在父親夜夜熱情的呼喚和母親溫柔的盼望之下,我帶著天神的祝福住進母親溫暖濕潤的肚子,母親將具有族人表徵的logbo作為見面禮。十個月的歲月;我從母親肚子的左邊移到右邊,再移往中間之後,我將以「布農族」之名走進大地,展開曼妙的部落生活。  在母親的肚子裡,我並不寂寞也不孤單,因為來自父親睪丸的力量讓我擁有兩個生命精靈;緊靠左肩的是Makwan│hanido│,它將在我的生命旅程之中,盡其所能不擇手段的引誘我走向殘暴、貪婪和暴躁的行為領域;右肩的是Mashia│hanido│,它將忠誠的苦口婆心的指引著我遵行仁愛、忠恕和溫順的行為。兩個精靈都具有獨立且強大的誘惑力,讓我的未來在善惡之間,搖擺不定,十分驚險。  從此之後,龐大住屋下的一、二十人族親,開始以遵守古老的禁忌來呵護我幼小的生命。每天,母親在清晨起床時,必須立刻將被子摺疊整齊,打開窗戶迎接太陽的溫暖和光明;畢竟太陽有著天神的力量,它可以使弱小的生命立刻擁有生存的力量,我不能缺少陽光的滋潤;如同住屋右邊爐灶的火種是不能熄滅的。大人外出狩獵、耕作所攜帶的小米,到達目的地之後,必須打開迎向大地;從耕地收穫而來的食物,返家之後,必須立即從背籃中傾倒地面;入灶的薪材,必須順著生長的方向進入火堆,這一切都象徵著我將安全「落地」。母親甚至禁食飛鼠肉,因為飛鼠與生俱來的偷竊習性將會遺留在我的身體之中,使我成為眾人憎恨的小偷。  一個被眾神祝福的日子,能力強大的產婆代替虛弱的母親向天神祝禱之後,展開了神聖的「生育祭儀」,並以銳利的竹片切斷了聯結母子的臍帶,我跟著小小的身體平安「落地」;流著父親所屬家族的血液來到大地,從此「部落生命」因我的加入將永續不斷,更形強大。  此時的母親虛弱了,一種陽光化為月光的虛弱,因此母親在無法下床走路之前,為了避免外人無意間帶領魔鬼入屋,傷害軟弱的母子,所有外人於入屋探訪之前,必須跨過燃燒於門口的火堆,讓火的力量將依附於訪客身上的魔鬼趕入黑裡最黑的山谷,外人也不能利用產婦住屋內的火種點煙,因為火是太陽在地上的化身,擁有族人所盼望的力量。  母親的眼神雖然充滿了喜悅,但是為了哺育我的奶水能潔淨如泉水,必須嚴守古老的「食物禁忌」。三個月之內,不能食用糯米、地瓜、豬肉、竽頭及青菜,外人亦不得食用母親吃剩的食物,這會分食了母親養育小生命的能力,間接損害了我的健康,日後我將無法抵抗病魔的詛咒,導致我百病叢生,直到死亡。  生命原本就是軟弱的,需要以嚴謹的行為來換取眾神的憐愛和庇祐。三、  來到六、七歲的歲月,布農族人的表徵開始在我的軀體上展露無遺,「分工合作」、「刻苦耐勞」的民族性亦在心中萌芽,我開始主動從事本身力量可及的輕便工作,例如:洒掃庭院、照顧喜愛哭鬧的弟妹。  閒暇時,我和同輩的孩童開始走向山林田野認識它的相貌;或追捕幼鳥、幼兔;或利用扁平的石頭作簡易的捕鼠陷阱。每次的獵獲都博得父親擁肩式的讚美,並到處炫耀,因為他擁有一個充滿獵人血液的兒子。  當我發現生殖器經常性的搔癢和跳蚤毫無關係而是陰毛作祟時,我已經是身材高大、說話低沉、令人敬畏的年輕人。父親催促我參加部落緊接在「鋤草祭」之後的「成年禮」,族中長老以兩端綁著苧麻纖維線的木棒將兩顆門齒硬生生的拔掉,那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要求;男人若不拔牙,將無法培養剛強的毅力,日後作戰將失去勇氣,不敢面對敵人,導致被追殺身亡;上山狩獵也將為獵物所不恥而毫無所獲;女人不拔牙,因欠缺忍耐的毅力而無法從事冗長繁複的織布工作。  滿口的疼痛讓我明白許多即將面對的事情,必須以無比的耐力來完成,因為山林的生活並不是想像中的容易。  「疼痛會讓弱小的軀體成長,忍耐會讓生命精靈醞釀電光般的爆發力。」這是成為部落勇士的不二法門。  從此之後,每日清晨,我必須跟著二十歲以下的青年在寒風中攀爬附近的山坡及峭壁,讓自己的雙腳擁有站立山崖如履平地的能力;在長者的指導下,我們終日射擊斜坡上的滾石,在震撼山巒的吶喊聲以及滿臉的灰塵中,我成就了精準的射擊技術;長期背負百公斤以上重物的訓練,讓我的身體具有黑熊般的偉大力量;站在越盪越高的鞦韆上,我猶如凶猛的老鷹,雖孤獨翱翔空中,卻擁有著俯地撲殺獵物的勇氣。深冬的寒風,總讓萬物陷入深深的沉默,而我們卻必須遠離火堆,裸露著身體在山林間蜿蜒奔跑,喘氣所引發的體熱是我們唯一的取暖方法,也是獵人戰勝山林的唯一保證。  這樣艱辛、漫長的訓練,在部落長老大塊獸肉與大杯甜酒的獎賞之下,體內的生命精靈,培育了刻苦耐勞、堅忍剛毅、沉潛內斂的布農力量。四、  有一天,父親嚴肅的對我說:「山林是布農男人奔馳和吶喊的地方,除了用腳印標示及保護我們的家園、土地及獵場之外,也要捕獲許多的獵物與族親共同分享,這是布農男人亙古不變的宿命。」望著灰暗又不可捉摸的山林,我明白這是不可逃避的偉大責任,我必須遵循歷代祖先的步伐,勇敢的邁向布農獵人之路!  結束了農忙的季節,Liskadan從夢占中,決定了部落獵團入山狩獵的日期。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我住進部落領袖的住屋,期望領袖強大的精靈力量帶領第一次的狩獵。  凌晨的第一次雞鳴,叫醒了大地也揭開了長達十天左右的圍獵儀式。我和獵團成員將武器放置住屋中央空地,大家圍蹲在武器周圍,領袖拿著裝滿小米酒的葫蘆瓢,一邊用右手沾酒潑灑武器祝禱,一邊以傳統的「布農古調」對著武器吟唱:「什麼東西到我的槍口?」成員低著頭,整齊的呼應:「所有的山鹿到我的槍口來!」「什麼東西到我的槍口?」「所有的山豬到我的槍口來!」…………………………………………………………。  獵隊領袖將瓢裡的酒潑灑完畢,我們也將所有的動物名稱呼應完畢,族人都是用這種虔誠、團結的祭儀,讓眾神知道我們需要的獵物是什麼?  獵隊走向獵場的途中,嚴禁成員放屁、打噴嚏;若途中遇見蛇、鼠等不吉利的生命精靈,此次狩獵活動立即取消,因為這些行為和現象,都隱喻著此次狩獵儀式不為眾神所允許。  茂密的叢林,獵團輕踏著腳步,仔細的觀看Kadam的飛行的方向,族人相信:鷦鷯由左邊飛向右邊,是一種吉兆;代表自身左肩的「惡靈」為右肩的「善靈」所控制,善靈的力量會將此次的狩獵儀式帶向平安、完美的境界;反之,則為凶兆,領袖將責令獵隊立即返回部落,三天之後再行出發。  狩獵行為是族人向天神祈求食物的祭典儀式。因此狩獵的結果不能光靠獵團成員的能力,家人的行為亦與獵人的安全、高獵獲量有著重要的關係。  居家的族人必須從決定出獵之日起,謹慎的遵守「狩獵禁忌」,直到獵人平安歸來為止。期間,家人不能掃地,否則獵物會向垃圾般的棄於屋外;不能織布,因為織布器的「咚!咚!」聲會嚇跑獵物;不能到耕地工作,因為用鋤挖地時,泥中腐爛的雜草會發出惡臭,代表著捕獲的獵物容易腐爛而不能食用;不能吃大蒜、不能洗衣服、不能藉火種給別人,觸犯這些禁忌,都會讓山中的獵人射不中獵物,空手而返。獵人入山之後,若家中有人不幸死亡,必須立即派人叫他返家,否則獵人會在狩獵期間發生意外,暴斃山林。  狩獵儀式之中,有經驗的兄長在狩獵過程之中,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各種動物的習性、各類動物行進所發出的聲響、追蹤動物的方法、制服獵物的技巧、克服大自然災難等必須具備的生存智慧。期間,領袖不允許初次狩獵的成員擔任砍材、提水的工作,因為這種違背「保護後代」的行為,將會帶來滿山的雷雨,而讓狩獵儀式為之停頓。  就在某一次的狩獵祭儀中,好運氣終於來了,我第一次在我的「候獵區」內射殺一隻肥碩的公鹿,我當場將獵物的右前腿贈給獵隊領袖,感謝他的帶領和祝福,並將其他部位平均分給所有的獵團成員。  長久以來,族人不會獨占大地的食物,總會與族親分享。族人的生命就在「食物分享」、「相互扶持」之下,渡過最艱難的歲月。  返回部落之前,我興奮的在部落外圍,帶領其他獵人對空鳴槍兩次,除了告知家人,獵團平安歸來之外,更提前發佈獵隊捕獲獵物數量的信息。響徹雲霄的槍聲,不但消除了家人提心吊膽的盼望之外,也宣告著我們必將戰勝今年的寒冬。五、  四季的更迭中,我曾經以強大的精靈力量和得自祖先的智慧,成功的帶領著族人,走過最綠的草原;越過最冰的霜雪。為了生存,我帶領著族人以隆重的祭典儀式向天神祈求保佑;為了尊嚴,我帶領著族人與入侵家園的敵族展開激烈的戰鬥;為了食物,我帶領著族人入山與凶禽猛獸廝殺。  那是千年不變的部落生活,亦是山林勇士的歲月。  當孫子的步伐趕上我的腳步時,我知道我逐漸老邁,一生滿滿的記憶讓我發覺自己活了好久、好久。  在我生命的舞台上,充滿了許多屬於愛的舞姿;在父母的呵護下,我的生命精靈從軟弱轉為堅強;族親的關愛,讓我在黑暗中停止哭泣;長輩的指引,我未曾迷失;妻子的扶持,我不曾在挫折中嘆息。  滿天彩霞,太陽即將遠離的傍晚,我清楚的知道:活在大地的時候,我曾經在眾神面前,將神聖的生命表演的完美無缺。  生命的老邁、死亡是大自然的智慧,更是天地的真理。面對不曾見過的死亡,我並不懼怕,因為千古以來,族人相信死亡只是生命精靈的移居現象;是Is-an離開物質世界,化為Malantangus走向Maiasan的必要歷程,進而擁有更強大的力量繼續保護自己的後代子孫。順著大自然千年不變的原則,我將毫無畏懼的走向「祖靈永久居住地」。我並沒有消失,我如風般的無所不在,依然伴隨著我的後代,認真、虔誠的活在大地的懷抱之中。  臨走之前,我看到散發潔淨光芒的父母,站在彎著無數小彩虹的山頂上對我招手,回頭望著掩面低泣的族親,我輕輕吟唱著古老的「祖靈叮嚀曲」:Hu!Bunun!Mihumisan!活下去。我在這裡喝過最甜美的水我在這裡擊倒過最偉大的黑熊媽媽在這裡摘過最紅的花朵這裡的小米像陀螺般轉進穀倉這裡是被眾神祝福的土地而我們卻在這裡HU!Bunun!Mihumisan!活下去。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