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白茲‧牟固那那  劉武香梅,女,鄒族樂野村(lalauya)人。族名是Paiz‧Makgnana(白茲‧牟固那那),1942年生。曾做過托兒所保母、工廠作業員和教會幹事,但卻始終保持一顆充滿活力的文學心靈。作品<木屐>獲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佳作獎(2000年);<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再獲第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組第二名(2001年)。  家管之餘,她曾在新莊社區大學小說欣賞班進修。她之所以提筆寫作,乃受到小說欣賞班曾心儀老師的鼓勵。兩次得獎讓她感覺到一個六十歲的人,竟還可以有築夢的機會,猶如重生。她說:「學經歷談不上,程度也不好,只能以簡單的詞彙寫童年的生活。唯一感到寶貴的,就是我對故鄉土地的感情是真實的,對它的忠實是無可置疑的。」  揚澤在評論白茲的<木屐>一文時說:「這篇真的是生動精采,很可愛、清晰,整篇文章就像充滿了木屐的叩叩聲。描寫第一次遇到漢人嚇得往屋裡跑、油桐樹叫有杜樹,鞭炮叫巴古吉古,都很可愛。寫到漢人砍竹子為木屐錦上添花,很是精采。雖然是懷舊,滿多愁善感的,但亦有時間的進程,過去滿山的白色浪花好像回音,但現在卻滿山滿谷的塑膠製品。」又說:「文中的日本大道很有意思,日本人為了控制鄒族各村而開的大路,日本人走了以後,她寫『族人就捨棄了彎彎曲曲的日本大道,走自己覺得抄近方便的小山徑,族人的心靈也被釋放得有如天空一般的寬廣』,這是全篇最重的話,可是很恰當,很自然的,剛剛好的。」  自然、平實正是白茲文章的風格,也是她人格的寫照。(孫大川撰)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