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山海文化 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文學數位典藏資料檢索請輸入檢索字  作者:孫大川  族別:卑南族  漢名:孫大川  書名:《久久酒一次》  出版社: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1991年07月  目錄:番刀出鞘-陳錦鴻自序童年印象/1紀念是另一種方式的相逢/4母親的歷史,歷史的母親/9久久酒一次之一/22久久酒一次之二/25久久酒一次之三/29暗暗族/33山服觀/37上山/43出谷記/48「山」的想像/51復活的「山」/54家在山的那一邊/56不唱山歌心不爽/60憤怒的「山」/66山的邏輯/70「山」的註釋/73空殼硬體/76誤置的空間/79失落的空間/82山的文化──台灣史思考的另一個側面/87有根的年/91黃昏裡的祭典──卑南族的猴祭及其他/96活出歷史──原住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108陪他們走完最後一個黃昏/127再加一個零/146將歷史還給原住民/149永遠的缺席/152弱勢族群的政治倫理/158四黨黨綱裡的原住民/162  內容簡介:  《久久酒一次》為孫大川早期出版的文章選集,全書共有30篇文章,特別是在一九九四年原住民正名之前,作者已展現對自我身份認同、族群社會處境的敏銳觸角。這本文集所收錄的文章,大多刊載於民國七十八、七十九年間的「首都早報」,還有零星幾篇刊載於「文訊雜誌」、「中國論壇」的書寫。觀察孫大川題目的選定及內容,看似分散的標題下實有相互關聯的線索。首先,作者談起自己的童年、父親母親,從自我身分的確認延伸至族群的認同,在原住民共同體的思考下,孫大川省思都市原住民、部落文化失落與延續、文明和自然的衝突…等深刻議題,當原運的吶喊稍歇,作者以溫情卻不失批判的語調呼籲社會,同時也反省族人面對文化的態度。書中處處流露作者對於原住民歷史文化的保存或變質的危機思考,其豐富淵厚的哲學素養,使作者於文化觀點切入探討原住民問題,立論閎遠而深刻。他並認為「黃昏」之後,更要點亮一盞明燈,提供一個思索方向,面對原住民文化的死亡不是一種悲觀的態度,而是如何從實際的死亡中尋找一個新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久久酒一次》裡放置許多作者提供的照片,在這些親人朋友的面容中,讀者感受到圖片中的言外之意,不同於民族誌所顯現的光譜,那些人的圖像與文本裡所觸及的人事,是作者的依戀,亦為台灣原住民族共同的鄉愁。(整理/陳芷凡、馬昀甄)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製作,所有內容均受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保護。

基本資訊

  • 作品語文
    中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