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陳重嘉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現代與傳統凍頂烏龍茶製程對茶葉品質之影響,指導教授為胡文品博士。
凍頂烏龍茶傳承自中國大陸茶葉製程,但經過百年早已發展出獨特的特色,傳統凍頂烏龍茶屬中萎凋中攪拌,且於殺菁乾燥後,要在以布包成球狀揉捻,在此過程中須不時把布巾攤開,將茶葉鬆開散熱,重覆多次後,茶葉外形逐漸緊結半球形或球形,色澤墨綠油潤,葉展開後葉片為淡綠色,葉底邊緣鑲紅邊,被稱為「綠葉紅鑲邊」,之後再透過適度烘焙,更能將茶葉的特色展現出來。但現代製茶過程及設備與從前茶工廠有很大差異,為了節省成本、增加收益卻忽略品質製造的重點,所製成之茶葉有綠茶化趨勢。有鑑於此,有必要針對現代與傳統凍頂烏龍茶製程進一步研究,期能再將凍頂烏龍茶的特色展現出來,讓茶產業永續經營。
由感官評審結果得知,現代製程之茶葉經烘焙後,在形狀及色澤方面稍占優勢,總分為76.9,但經過烘焙後傳統製程之茶葉在水色、香氣及滋味三方面佔有較高優勢,總分為79.7兩者有顯著性差異。顯示傳統式凍頂烏龍茶製程較現代製程對凍頂烏龍茶品質有相當明顯差異,尤其現代製程之茶香氣較無烘火香,茶湯滋味較淡,甘醇度較差,且略帶微澀;相較傳統製程之茶葉香氣較有烘火香,且屬於沉香,茶湯滋味較濃稠,甘醇度較好,茶湯水色呈金黃偏琥珀色且澄清明亮,熟香、果香和花香撲鼻,茶湯入口生津,滋味圓滑甘潤,落喉韻味十足,飲後回韻無窮,且經久耐泡為傳統凍頂烏龍茶之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