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凍頂烏龍茶製茶過程及設備與從前茶工廠有很大差異,為了節省成本、增加收益卻忽略品質製造的重點,所製成之茶葉有綠茶化趨勢。有鑑於此,有必要針對現代與傳統凍頂烏龍茶製程進一步研究。照片為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陳重嘉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現代與傳統凍頂烏龍茶製程對茶葉品質之影響,指導教授為胡文品博士。
由茶葉化學成分分析結果顯示,對於傳統製程方式之烏龍茶經烘焙後,其茶可溶分及茶胺酸含量較現代製程方式為高,顯示烘焙後會增加傳統製程方式之烏龍茶胺酸含量,有助於茶葉茶湯 滋味甘醇度,對於茶葉品質提升有相當大的幫助。另在咖啡因含量方面,傳統製程方式之烏龍茶較現代製程方式為低,且兩者之間有明顯差異。但在總多元酚含量方面,無論現代製程方式與傳統製程方式,兩者之間並無太大差異。
在茶葉個別兒茶素含量方面,經烘焙後之茶葉,沒食子酸含量以現代製程方式相對較高,傳統製程方式明顯減少;至於沒食子兒茶素含量以現代製程方式較傳統製程方式減少,但表沒食子兒茶素含量則以現代製程方式較傳統製程方式增加;以外,以傳統製程方式所製程之茶葉,其沒食子酸及總兒茶素含量有明顯減少現象,故以傳統製程方式所製程之凍頂烏龍茶, 滋味甘醇而較不苦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