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烏龍茶的製作工序相當繁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與時間在團揉整形作業。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陳冠霖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球形包種茶整形工序差異對茶葉品質之影響,指導教授為胡文品博士。本論文針對傳統與現代製程(是否使用壓茶機)製作之毛茶及毛茶以不時間烘焙,利用感官品評進行評估,以比較兩種製程之差異。
在感官品評分析結果顯示,傳統製程滋味較好,茶葉葉面折皺少,此外經過長時間烘焙之後菁澀味會消失,缺點是長時間烘焙之後茶葉容易焦化;現代製程部分,茶葉面折皺多,此外,菁澀味經過長時間烘焙依然存在,難以去除。
本研究發現,現代製程使用壓茶機製造出茶葉外觀過於緊結,且包覆茶梗造成茶葉滋味不佳,故烘焙後不易去除菁澀味,且需耗費較多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