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對化學成分之影響(1)

  照片為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陳方岩的碩士論文,題目是發酵程度與烘焙時間對凍頂烏龍茶品質之影響,於西元2016(民國105)年7月發表,指導教授為胡文品博士。

       目前現代製程之凍頂烏龍茶一味追求產量及降低產製成本,卻忽略凍頂烏龍茶該有的重點製程,導致茶葉發酵程度明顯不足,呈偏綠茶化趨勢,經過烘焙後明顯滋味較淡,且存放一段時間後品質穩定性較差,不易保存。為了提升凍頂烏龍茶品質滋味口感的醇厚度及穩定性,故有必要進行茶葉發酵度及烘焙時間的研究。 

  由試驗結果顯示,在化學成分含量方面,傳統製程之凍頂烏龍茶(毛茶),其胺基酸、兒茶素、沒食子酸含量皆比現代製程高,顯示傳統製程之茶葉鮮味、爽味、甘味、甜味及酸味成分較高。現代製程之凍頂烏龍茶(毛茶),其總多元酚、沒食子兒茶素、沒表沒食子兒茶素、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沒食子兒茶素及總兒茶素含量皆比傳統製程高,顯示現代製程其茶葉苦味、澀味成分較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呂慧珠
  • 創作者
    陳方岩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7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