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品評人員培育之由來

圖為茶業改良場邱再發場長在茶業專訊中,說明茶葉評審人員培訓之重要性的歷史性文章。該文之後,由郭寬福先生提出訓練之方法與流程。

茶商與茶廠均需茶葉感官品評人員(及題目中的茶葉評審人員)來為其商品,進行品質管制與分級,因此是茶產業中極為關鍵之從業人員。以往茶葉感官品評人員概由老闆自己擔任,訓練與養成並無章法。邱場長於民國70年起,開始建立有系統之訓練與養成制度,先審定受訓者之感觀品評能力,再檢定其對茶葉之認識程度,使之能成為優良之茶葉感官品評人員。目前合格之感官品評人員大多用在各地優良茶比賽中,作為評審之用。

其中,以鹿谷鄉農會比賽茶最具知名度,深受國內外茶愛好者的喜愛,1986年(民國75年)比賽參加件數高達3,600件左右,使茶葉品評已不是幾位主審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必須分為初審和複審兩個階段進行,當時林光演總幹事決定建立評茶制度,請魚池分場何信鳳分場長協助訓練及籌組初審團,來解決評審人員不足之困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溫晏良
  • 貢獻者
  • 資料來源
    1. 茶葉推廣簡訊合訂本(第一期~第二十期) 2. 鹿谷鄉志(上)-茶葉志
  • 時間起
    198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