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薰花茶茶胚主要有三種,一是輕發酵的條型或球型包種茶,或以傳統不發酵綠茶或全發酵紅茶為窨製花茶的茶胚。
以包種茶作為窨製花茶的茶胚,合適的品種包括青心烏龍、臺茶12號、臺茶13號、青心大冇及四季春等;以綠茶作為窨製花茶的茶胚,桃園、新竹、苗栗地區主要以種植面積最廣的青心大冇為主及三峽地區則以青心柑仔為主,其它地區則以青心烏龍及臺茶12號為主;以臺灣紅茶作為窨製花茶的茶胚,品種包括青心柑仔、青心大冇及臺茶12號等。以包種茶為茶胚的薰花茶,入口較為圓滑甘醇,除了薰花香外,另帶有品種發酵香,薰製的料花主要以茉莉花、桂花、梔子茶及柚花為主;以綠茶為茶胚的薰花茶,滋味較為鮮爽,以茉莉花或玉蘭花為主要薰製的材料。以紅茶為茶胚的薰花茶,主要以玫瑰花為料花薰製。各種不同的茶胚配上不同的花材,創造出各式各樣香氣怡人且滋味豐富的臺灣薰花茶,也形成臺灣各地區的特色薰花茶。
茶胚的品質影響薰花茶滋味甚劇,茶胚原料香氣不必高,但口感要好,茶湯醇厚圓潤,苦澀味低。作為薰花茶胚外型需細嫩,或以截切方式篩分後,取得條索較細的茶胚。球型包種茶則要求茶梗較少、外觀一致且茶湯表現良好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