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毛屍》1988年演出影像

此件為《毛屍》1988年演出影像,全長約為1小時又22分鐘,影像畫質雖無細膩到可以完全辨識容貌,但演出大抵的形式與演員的聲音、肢體錄製得算是相當完整,並可見其獨特的舞臺設計以及劇團所謂中心式劇場。

作品由三段話劇組成,並且用肢體演出配合音樂穿插其中與結尾。整個作品並無貫串全程的敘事性,而是類似「論語」語錄體的方式,在扣緊骨幹的情況下去發展對白。

第一段:角色A說很喜歡自己的一半,然而另一半已經被資本主義跟美元貶值閹割了,再對應舞臺上剩下一半的青天白日,男同性戀的隱喻與連結便已產生;再來,則提到土地已乾枯,兩個肉皮囊便是枯萎母性的象徵;最後第一幕以演員E不明所以的蒹葭聲與歌聲中結束。

第二段:則談起魏王與龍陽君、孔子與子路、漢哀帝與董賢,再由一個虛構的故事,將董賢改為董士賢化名琴書,因家貧賣給淮南太守作家僕,太守愛琴書,然而終不得見,以三尺白綾將兩人陰陽兩隔,白色在這具有代表純潔的感情與去性別化之功能,呼應劇中台詞:情深深,意切切,真情何須分男女?

第三段:詳細地道出1988年美國蒙美關係改善、1987年韓國民主動盪、兩岸關係是天生或由於契約、蒹葭來自對祖國母性的依戀、以及太守與琴書便是中國歷史中的同性戀原型等觀點,呼應回答第一段所造成的疑問。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臨界點劇象錄
  • 取得方式
    獲捐
  • 管理者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
  • 別名
    003
  • 副標題
    900-003-F001
  • 貢獻者
    導演
    田啟元

    演員
    溫吉興、蕭華文、李鼎、曾啓明

    編劇
    田啟元

    團長
    詹慧玲
  • 創作者
    田啟元
  • 時間資訊
    首演時間
    1988/09/29

    拍攝時間
    1988

    錄製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影片
  • 存放位置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