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為1989年臨界點劇象錄《割功送德-台灣三百年史》劇本第5部分,主要描述台灣日治時期之社會景況,並對當時日本人將台灣人視為奴隸之暴政與暴行提出控訴。此份影本為音控技術版本,上面可見音效筆記,例如:「砍聲」、「sec」、「〈影片〉」、「音效」、「3min」等。
此部份以「天皇陛下萬歲」開場,天皇為日本政治之特色,一開頭便清楚表示了當時台灣由日本統治,並提到辜姓,為辜顯榮替日軍開臺北城門之史實。當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唐景崧成立「臺灣民主國」抵抗,訴求將台灣歸還清朝,然而節節敗退之後,唐景崧逃亡,地方仕紳辜顯榮替日軍開城門而背上漢奸罪名。劇中亦穿插廣播劇,體現時代特色,臺灣最早的廣播起源於日治時期1925年,臺灣總督府於「始政三十周年紀念」進行試播後,於1928年設立第一座發射台JFAK,臺灣廣播時代正式開始,然而政宣色彩濃厚,成為教化臺灣人之傳播工具。
此段落亦提及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等種族衝突,以及對於警察權威之恐懼與反抗,暗諷國民政府和警政體系與日治無異。也提及臺灣人被迫從軍與成為慰安婦之不人道行徑。雖日本對於臺灣之現代化有「功」,但亦有迫害當時臺灣民眾人權之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