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為1989年臨界點劇象錄《割功送德-台灣三百年史》劇本第3部分,延續前段主軸為台灣清領時期之社會景況。由此幕主角漢伯之角度出發,並以其口述身世與其他角色互動,訴說出當時歷史背景與民間風俗。
漢伯名稱來自「羅漢腳」,為清領時期單身無業男子之稱呼,當時社會比例男女嚴重不均,造成男子欲成家不易,故羅漢腳希望能討個有錢老婆。此段落亦透過漢伯之審美,提及清代裹小腳之習俗。拜天公則反映當時民間信仰之盛行,劇中求皇帝不如拜神明暗諷封建專權帝制苛待人民,清官惡霸如土匪,行徑囂張,掠奪人妻與民眾財產,是對於官僚壟斷之控訴,也刻劃出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主要產業,靠天吃飯,整體不富裕,迷信程度高。最後也提到不同民族、姓氏、種族之分化對立,與爭奪資源下所產生之械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