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夜浪拍岸》大專院校暨社會組話劇比賽-節目摺頁

1994年4月26日大專院校話劇比賽,《夜浪拍岸》節目摺頁,內容包含劇團簡介、創作緣起、劇情簡介、角色人物、吟誦詞本附註、感謝及演職人員表七個部分。

此摺頁珍貴之處,乃對於劇團沿革、創作背景、劇情、創作來源有非常詳盡的介紹。創作緣起中提及1987年臺灣解嚴,人權運動方興未艾,在世界人權協會40年紀念日首演《夜浪拍岸》,乃為響應世界人權日,希望喚起民眾對於社會弱勢之關注與人權的重視。

從劇團簡介中可見其創作作品十分具有在地性,創作皆從自身文化背景出發。《毛屍》與《夜浪拍岸》運用邏輯論證對於傳統儒家文化與資本主義進行挑戰,《割功送德》則以反諷手法探討台灣史,《平方》則用科學與跨界激盪出肢體火花,《白水》與《目連戲》則來自經典文本,《謝氏阿女》則是改編自女革命共產黨員謝雪紅之故事。將作品脈絡整體觀察分析而言,臨界點發表之作品,與中華文化有十分緊密之連結。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臨界點劇象錄
  • 取得方式
    獲捐
  • 管理者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
  • 別名
    004
  • 副標題
    900-004-B004
  • 撰寫者
    林哲立
  • 貢獻者
    編劇
    田啟元

    導演
    田啟元

    音樂設計
    田啟元

    平面設計
    田啟元、曾啟明

    燈光設計
    曾啟明

    宣傳、票務
    祁家威

    表演者
    詹慧玲、晏懋中、楊漢威

    服裝設計
    詹慧玲
  • 創作者
    臨界點劇象錄
  • 時間資訊
    演出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演出時間
    1994/04/26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節目單及節目冊及DM
  • 存放位置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