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後壁崁頂放火馬:祭典說明

後壁崁頂放火馬在每年農曆6月17日崁頂勸善堂池府千歲聖誕千秋日舉辦,在村庄東營犒軍並祭拜當年戰事亡故的好兄弟,下午祭拜後會由神明指定時辰施放火馬,晚間也會再施放一次。


由來為清朝時期某年押送官銀卻受強盜襲擊而滅亡於崁頂附近的官兵,所進行的撫慰儀式,另有一說是盜匪襲擊庄頭,池王爺提前請庄民部屬,讓村民擊潰盜匪並死傷慘重,冤魂在地方久久不肯散去,造成庄內不安寧,後由池王爺出面與其溝通,承諾「池王有吃,冤魂亦有吃」才排解此糾紛。


也因當時太多人亡於沼澤地,讓喜歡躲在殘骸及吃腐肉的土虱產量增多,在經過庄民大肆捕撈後又抓不到魚,而有「土虱魚好吃,哪有死人頭顱可敲」的地方俗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營社大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