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校園原生植物

北投社區大學校門入口意象花台,台灣野百合六角形喇叭狀的花冠盛開。在這充滿翠綠校園,就是台灣原生種植物樂園,避免外來園藝,競爭陽光、土壤和水,造成原生物種慢慢消失,瀕臨絕種。

校園地被植物具有掩蓋地表,和抑制雜草的功能,越橘葉蔓榕、台灣金絲桃抬頭挺胸迎接每一位師生。可以綠化建築、遮住陽光、室內降溫的蔓性植物,薜荔、風藤、珍珠蓮高高迎風,向大家打招呼,說聲你好平安。

遠處雨水暨中水回收系統,台灣早期經濟作物蓪草,正在訴說莖中的襯皮可以製造米紙的物料,成為台灣早期經濟作物,而繪製在此紙上的水彩畫的蓪草畫藝術,結合了地方風情與西畫技術,19世紀熱銷西方。

非常感謝陳世揚理事長,2013年來,帶領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團隊,指導社大師生,復育台灣多采多姿植物,建構本土生態多樣性系統。

晚上,將有一場愛的響宴,貢德氏赤蛙低濁而且特大聲的呼喚,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熱情求偶。

基本資訊

  • 地點-縣市區
    臺北市
  • 撰寫者
    洪德揚
  • 時間起
    2013/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