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2013年第10屆景美溪鴨鴨放流活動

2000年10月象神颱風造成景美溪暴漲,居民為恐淹水,市府決定加高堤防,而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師生認為只是加高堤防並非治本之道,因此籌組「景美溪守護聯盟」,關注景美溪的生態復育課題,並於2004年協助台北市動物保育基金會主辦景美溪鴨鴨放流活動,讓民眾跟隨黃色小鴨認識上下游、左右岸、水中的微環境、知道鴨子第一個下水不表示牠會第一個到,水中有急流有深潭淺灘、有各種東西會加速或阻擋鴨鴨前進,藉此提升民眾對景美溪的認識。


辦理鴨鴨放流活動前,主辦團體會先清理河道環境的垃圾,活動前亦會安排闖關活動或同時安排導覽活動,景美溪沿岸及景美溪守護聯盟的夥伴團體例如東南科技大學、自然步道協會、主婦聯盟等是經常性的協力團隊,以寓教於樂的型式教民眾測水中溶氧量、酸鹼度、看生物指標,或是該如何以一己之力減少用水、使用對環境友善的洗潔劑等。


為了不讓鴨鴨漂走變成垃圾,從鴨子下水起就會安排工作人員在「趕鴨」把擱淺鴨放回主流中;在終點會安排流刺網攔鴨,加上由工作人員用手網撈鴨。但萬一天氣不錯但水急水深,可能還是會造成水中工作人員的危險,就有可能不放鴨鴨下水,改為讓大家畫完鴨就拿鴨散步一公里,沿途聽解說。


文山社區大學環境與社區學程教師群於2012年推展未來家園人才培力計畫後,決議重啟景美溪守護聯盟,與後起之秀新店溪守護聯盟交流,攜手復育淡水河的上游生態與文化。2013年1月召開重啟年會,9月19日文山社大與聯盟各成員亦共同辦理第10屆景美溪鴨鴨放流活動,並由林淑英老師擔任主要導覽解說教師。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北市文山社大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13/09/1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