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沙屯媽祖進香-火缸

「火缸」為進香刈火的重要法器,保護進香過程中最關鍵的香火安然不熄回到廟中,帶著更高強的靈力保佑地方。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過程中使用火缸的習俗相當特殊,一般進香團通常於刈火後便驅車返駕、回宮開爐,然而白沙屯媽祖刈火後仍需歷經數天的長途跋涉才能自北港返回,為平安將朝天宮的「萬年香火」挑回,發展出防止火缸爆裂的「糊火缸」技術,成為現今全臺唯一仍保有糊火缸儀式的進香團。

白沙屯拱天宮進香使用的火缸渾圓古樸,遵循古法由陶土燒製成,外部上棕、藍色釉。為了確保香火長保不熄,且不因熱度爆裂傷到爐身,每年進香時,火缸會比媽祖鑾轎早一步送達北港朝天宮處理。老師傅先將火缸浸入清水中,把去年糊上的防火土溶洗掉,再用黏土、紙棉、鹽巴三種材料加水調成新的防火土,糊於火缸內外,自然風乾成為保護層。火缸會在刈火儀式前一小時,依序置入香灰與燒紅的木炭,儀式開始時再添加貢末入內,待朝天宮的住持掏引入萬年香火後,由男性信徒以香擔挑回白沙屯。火缸任務完成標誌著香火靈力再次成功地延續、壯大。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楊天興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