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柵公園萃湖為臺北市指定復育螢火蟲的三座都市公園的其中一座,復育螢火蟲的數量至2020年最豐。於106年起每年4月螢火蟲化蛹季成為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管理處的重點推廣活動。為了民眾夜間賞螢的安全性及降低民眾參訪造成對生態的衝擊,於108年4月15日起由萃湖志工隊自主排班進行長達21天的夜間導護。夜間賞螢導護期間108年4月15日至5月5日晚間6點40分至8點,總參觀人次約4162人次,單日最高賞螢人數約為578人次,期間動用志工為185人次。基於107年的工作經驗,因參訪民眾過多,現場志工只能進行秩序管制及勸導民眾賞螢守則,無法在區域內進行導覽解說或環境教育。因此導護期間亦於公園加設大型解說帆布及播放復育行動的活動記錄片,並配置一名志工在旁進行短講解說,以期擴大環的面向及受眾。公園生態化並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未來也將以理念推廣與經營民眾有感的環境教育活動為指標。萃湖所處的木柵公園是文山社大創校時期即發展而成的共學基地,萃湖也成為社大師生寫生、攝影、生態走讀的重要場所。文山社大於101年開始為木柵公園更新規劃辦理願景工作坊,居民反應熱烈,隨後即開始培訓志工,並於105年正式認養萃湖的復育工作。
圖片來源:北市文山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