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2015年(民國104年)由蘆荻社區大學所出版的《看不見的村落》封面裡頁。
台灣是個移民的島嶼,移動的故事不斷在這塊土地上演,隔著淡水河與台北城毗鄰而居的三重蘆洲,早期是從農村到都市打拼的出外人落腳之處,而成為台北都會的衛星城市,隨著都市更新及2010年捷運開通,更帶動新一波的都市移民潮,移動與勞動是三蘆地區重要的人文記憶與歷史刻痕。
蘆荻社區大學於1999年(民國88年)創校在勞動群聚的新北市三蘆地區,作為一所在地的成人學習學校,透過各類多元課程讓移動與勞動的人文故事與記憶得以各種形式出土,於2015年(民國104年)出版《看不見的村落~移動的時光˙記憶的拼圖》。
移動與勞動的庶民百姓,不只是為生計拚搏,也為生命拚搏,搏的是一種人際、社群網絡的凝聚,也要搏回在經濟掛帥底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搏的是對鄉愁的轉化,落地生根之後,對生活美好的追尋與行動;搏的是一種對生命、生存、生活的尊嚴,搏回對過去歷史的詮釋權,並重新賦予意義,世代傳承,成為年輕後輩重要的經驗價值與資產。在這個看不見的村落裡,處處展現庶民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