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民國103年),蘆荻社大辦理「移動的路徑~庶民在地導覽」系列活動,讓三蘆在地學員擔任導覽員,口述自身北上的移動路徑,以及移動與勞動的庶民生命故事,並由主任李易昆在輔仁大學任教課堂的學生擔任紀錄,完成移動路徑的地圖製作。
本次系列導覽活動第四場【在地人帶你看蘆洲】,導覽員呂艷紅帶領大家走訪中山戲院。這裡位於中山市場內,曾經是蘆洲地區人潮匯聚的地方,除了有電影娛樂,周遭還有許多小吃、電動台等,成了年輕人流連往返的所在。
呂艷紅,蘆洲人。待過油漆刷工廠、製葯廠、大同公司等。婚後與先生創業經營吊車公司。
呂艷紅說起小時候她常常去「撿戲尾」(台語),也就是在電影快結束前一、二十分鐘左右,售票員會把大門打開準備散場,這時小孩們會衝進去看完電影最後的片段。這是她很難忘的、充滿快樂的回憶。
後來因為時代變遷,娛樂方式選擇變多,除了有卡拉OK、KTV、MTV、保齡球館、撞球館外,年輕人想看電影,會傾向往台北或三重設備更好的地方去。中山戲院的生意不若以往只好停業,而將場地分租給小攤販當店面。近年來景氣衰退,甚至連小攤販也減少許多了。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