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孩童後方的牆壁上放著兩個圓竹筐,上面放著一些東西曝曬著。沙洲附近停靠著一整排的舢舨,每艘舢舨上都畫有獨特的彩繪,因為船頭兩側的兩個眼睛圖樣,因此這類型的舢舨被稱為「大目舢舨」。這些彩繪被認為可為漁民們帶來平安以及好運,船頭兩側的眼睛象徵是龍(或麒麟)的雙眼,漁民們認為這雙眼睛將可以替漁民看清楚魚群及海象,讓漁民可以平安順利地滿載而歸。早年臺灣漁民所使用的漁船大多為舢舨及竹筏兩種,北部海域因為冬季時東北季風從北方吹來,海象險峻,因此居住在北部地區的漁民多使用能抵抗風浪的舢舨。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