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的竹南沖積平原,為苗栗縣三大平原之一,涵蓋頭份鎮、竹南鎮和造橋鄉等鄉鎮。隆恩圳開闢於乾隆年間,如今依舊是竹南平原的重要灌溉設施。乾隆初年開始有漢民進入頭份地區開墾,乾龍30(1765)年頭份各地區開闢至一段落,墾民著手興建水利設施,以期穩定水源、增加收入。頭份地區的埤圳中以「隆恩圳」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
位於苗栗頭份的隆恩圳,在今日頭份新華里牛欄肚做埤引中港溪之水。圳成之後,受益農戶推舉陂長一人,負責掌管以及維護圳路,並向墾民收取經費。到了日治時期的大正12(1923)年,日人將中港溪流域包括隆恩圳在內的14條埤圳整合後,成立「竹南水利組合」統一管理。原先的竹南水利組合經改名、改隸屬,於民國71(1982)年併入苗栗農田水利會。隆恩圳在葛樂禮颱風時遭毀損,後與附近其他兩圳合併引水,為今日隆恩圳風貌的起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