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破落家園中的歷史興建血淚

照片拍攝於2018年,這是板橋社區大學帶學員進行田野調查時的照片記錄。圖中地點在浮洲地區的大觀社區,大觀社區此時正面臨都市更新的迫遷抗爭,這一帶居民多是早於1958年國民政府在浮洲建立大型眷村婦聯一村時,對外招募而來的城鄉移民或未具榮眷身分的戰爭移民,目的在為眷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的買賣。落腳的居民並沒有因為眷村搬遷而離開,1970年後為了維持浮洲公務機關和榮民之家的日常需求,政府默許了這些破落房舍與居住權,浮洲的風災與淹水狀況常使屋況極糟,但鄰里與家族張羅著小錢,自立自主翻修成尚且可住的情況。浮洲老舊社區的居民多有著合力修屋造屋的記憶,對於都市更新過程中,政府突然翻臉不認過去社群共體時艱的狀況感到寒心,"我的雙腳站在這,我的鮮血,我的目屎都在這個土腳"牆上伍佰〈返去故鄉〉鮮紅的歌詞如是表達出居民的情緒。2019年大觀社區每個居民確定搬離,但各種安置計畫仍在協調中。政府以所有權法令的態度,在這波居民的抗爭中也必須開始思考,過去歷史中被落下的弱勢邊緣,曾也將生命寄託於此,驅離只是另一種法令形式的威權,該思索的還有地方人文中的歷史紋理。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張蕙雯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