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地區於1970年代日本人引進裝飾陶瓷,帶動商業的蓬勃發展,也使得苗栗陶瓷在工藝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有「裝飾陶瓷王國」的美譽。原型,為裝飾陶瓷整個產業的靈魂,裝飾陶瓷細膩精緻,栩栩如生,具有手感之美,原型雕塑是實際製作的第一步,由2D平面畫作轉為3D立體人偶,原型雕塑師必須先依據畫作不斷揣摩,使用黏性強的木節土雕刻出最原始模型,並以其專業熟練的技術及深厚的美學涵養一再修改,確認掌握到相關比例及畫作神韻才算完成。接著為了配合以模具量產,必需將主體分解成許多小個體,才能進行分片製造與組合整修的工程。
苗栗地區早期台日合資的「丸利」是由日本母廠直接提供原型,後來「精華」等藝術陶瓷大廠才慢慢培養出自己的原型雕刻師。直到民國66(1977)年「精華」已有能力自行研發開發商品模式,原型設計以動物、鳥類居多,原型師開始變得奇貨可居,苗栗陶瓷廠爭相挖角,「金龍窯」的李錦明、「陶之鄉」的葉國鋌等苗栗陶師都曾任原型師之職。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