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縱貫今昔的舊山線

明治41(1908)年險峻難行的舊山線路段完工,宣告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舊山線路段介於苗栗縣三義鄉至台中間,23.6公里的路段橫貫丘陵與山澗,跨越設施高達4座橋樑與9座隧道,坡陡彎大使建設材料搬運與工藝技術都佈滿挑戰。昭和10(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後舊山線歷經三年的復舊工事,使其風貌更富層次。舊山線興築加速了苗栗三義一帶山林資源的開發,沿線車站作為貨物轉運據點,帶動周圍形成繁榮的聚落,在地方形成特殊的鐵路文化與記憶,激發許多文學、影視作品的產生。然而,舊山線運輸限制大,通行時鐵路通訊、機車動力與鐵道員駕駛技術格外重要。臺鐵為解決運輸瓶頸啟動山線雙軌化工程,民國87(1998)年新山線完工,舊山線宣告停駛。而後舊山線保存、復駛爭議相繼而起,雖已停駛但仍在地方政府協助下開展出各種觀光想像。

本系列嘗試以222筆資料捕捉舊山線的萬千風貌。一部分由鐵道技術史的角度切入,詳述舊山線的建設過程、工藝結晶。另一部分著眼鐵道與文化的關係,包含族群分布、產業興衰、聚落生活、藝術創作等。最後一部分梳理舊山線在百年來面對的挑戰與變遷,從動力、通訊與運輸等技術演進至人群的組織與活動,在更加流動的未來繼續存留舊山線難得的溫度。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