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記憶的廚房」一書,2004年(民國93年),蘆荻社區大學出版,收錄蔡美芳老師在蘆荻社大課堂教授的菜餚食譜,並紀錄師生的生命故事,透過食物呈現料理與人生經驗。每一章節都有故事、食譜及巧手叮嚀。
蘆荻社大透過烹飪課程,讓師生的生命故事隨著每一道料理出土,本書不只是手藝的傳授,更涵納人與人關係的故事。這是一本食譜,也是一本故事書,更是一種具有時代性的庶民料理之技藝與記憶。
蔡美芳,1945年(民國34年)生,從小喜歡做麵食及家事,原渴望做個賢妻良母過一生,不料一場婚姻的波折,迫使美芳以幫傭扶養幼兒維持家計,24個幫傭的年頭,也練就一身烹飪好身手,擅長用最經濟的方式,煮出滿桌佳餚,是庶民料理的最佳代表。她也喜歡用佳餚跟大家分享生命經驗。
第四章:私房菜。故事一:滋補鯉魚飯。
蔡美芳生長在重視食補的廣東家庭,即使物資貧乏,蔡美芳的媽媽總能以物美價廉的配方煮一頓煲湯,例如夏天的老冬瓜湯和秋冬的老藕燒排骨湯;而婆婆的娘家在香港,最常喝的是充滿南北雜貨風味的鮑魚雞湯,婆婆也教她做鯉魚飯,最適合冬天進補暖胃。鯉魚飯滋補的不只有身體健康,也是長輩們照顧家人的懷念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