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完成於2017年,是板橋社區大學針對板橋浮洲執行"綠岸圍城浮洲島之島民食堂"計畫中的桌上遊戲之文件記錄。圖中的蔡小瑾圖像,是板橋社大組織藝術家、國小老師、社區志工所創作出來桌上遊戲的人物。這是通過在板橋浮洲居民的田野調查訪談後,所創作的人物角色,角色的背後都有個創作原型,都是活生生人物再現。
角色人物故事:二十五歲的的蔡小瑾餐飲科畢業後輾轉來到浮洲,她是嘉義拱興辦桌團阿杉師的長孫女。阿杉師是台菜南北兩系中,南系江湖派的開山祖師。江湖派的食材以田野間自然繁育的魚類、農家飼養的雞鴨為主。烹煮技術則以民間大灶、就地取材的竹編炊具結合煨、燴為高段,不強調過多的刀工。蔡小瑾畢業後來到台北都會,想發揮廚藝和飲食文化專長。著名的南雅夜市鄰近湳仔溪(溝),是板橋地區早期倚賴甚多的河運港口,也因此發展出市場、夜市,更成為在地人和移民聚集之處,也是小瑾覺得可以發揮創意的好地方。她也希望能尋到當年北上後失散的家族成員,尋回飲食傳統和佚失的菜譜。鄰近南雅夜市的浮洲,隔一條湳仔溪與繁榮都會地區相望。因為房屋租金便宜,小瑾暫住在公寓中的雅房,與其他從中南部來到都會打拼的年輕人一起分租公寓,群居生活可節省生活開支,大家在工作之餘也交換彼此努力的經驗與人生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