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拍攝於新北市瑞芳三貂嶺,拍攝時間於2016年。照片中的人們正在製作草仔粿,是以艾草為食材,並以黃梔葉襯底。不過,在1960年代的三貂嶺,三貂嶺的草仔粿是以鼠麴草作成。鼠麴草經常雜生於三貂嶺菜圃間,每逢春季是枝葉最為細嫩的時候,最適合採其嫩葉來製粿。三貂嶺機關庫出身的畫家周金璋先生返鄉時,就回憶兒時每逢清明節家裡做粿的情景,至今仍然相當回味鼠麴粿的清香,那是現今多以艾草作粿無法比擬的。三貂嶺草仔粿的做法是取鼠麴草嫩葉,鹽水水煮去草澀味, 漂涼擠汁、剁碎蜜糖水,再和糯米粉、 在來米粉糰和一起,取一小塊入滾水燙成粿粹,將粿粹與原本的鼠麴米糰揉合在一起後分成數團,喜歡包餡者可另製紅豆泥、蘿蔔絲等餡料包入,另採擷月桃葉或黃槿樹葉、黃梔葉襯底,再進蒸籠炊熟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