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投煤訓練

山線鐵路有千分之25的險峻陡坡,蒸汽火車行駛其間需有穩定且充足的動力來源,負責將熱力傳予水、製造蒸氣壓力的鍋爐運作是其中的關鍵。主掌鍋爐運作效率的「司爐」必須接受至少半年的投煤訓練,為使煤炭能夠燃燒完全、減少黑煙與不必要的燃料浪費,細節如每一鏟的重量、角度、投放位置、速率都有規定。

以苗栗鐵道文物展示館投煤練習場的訓練模型來說,投煤時司爐側身站在火箱與煤炭堆間,一手抓著控制爐門開關的繩子,另一手持鏟並務必控制每鏟為1公斤。矩形火箱內劃分為8區,司爐需從角落至側邊對角依序平均拋撒煤炭,以確保煤炭平均散佈在火箱內,8區投畢為一個循環的完成。動作其間還有各種規則,如:投煤時鐵鏟要翻轉90度以上、煤炭不可投撞拱磚、手不可越過內火箱後鈑、爐門開關不能有太大聲音等。除了對投煤與鏟煤的動作精細的要求,司爐的訓練也包含投煤實務所需的體力,訓練必須在14分鐘完成45次循環共360鏟,也就是每次鏟煤至投煤的動作必須少於3秒鐘。經歷嚴格投煤練習後的司爐,保證具有充分的體力與焚火技術,才可進一步學習實際路段的經驗與細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
  •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