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位於臺鐵山線的豐富車站,早在明治36(1903)年5月25日通車設站,當時運輸業務包含了經後龍溪而來的貨運,站名為「後壠驛」,大正9(1920)年更名為「後龍驛」。大正11(1922)年海線通車,另外設置了距離後龍聚落更接近的後龍驛,此站為避免撞名依鄰近的北勢溪改稱「北勢驛」,與苗栗以南的南勢驛相對。但因北勢的閩客語發音狀似「剝死、逼死」,地方為討吉利更改地名,民國56(1967)年改為現今大家熟悉的「豐富站」,意味地方物產富饒。
豐富車站初期營運風光,還有輕便車轉接運送農產貨物,但海線通車與公路建設先後重擊了豐富車站的營運,直到民國104(2015)年鄰近豐富站的高鐵苗栗站通車,豐富站的重要性才逐漸回升。海線後龍站取代了山線豐富站的貨運運輸,而臺13甲公路更讓豐富站失去交通重要地位,豐富站因而在民國88(1999)年8月15日自三等站降為招呼站,交由苗栗站管理。民國105(2016)年才因新建站房與高鐵相連,而從招呼站重升為簡易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