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改變和型塑現代苗栗的大事件

苗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時代的網形文化,在17世紀中國漢人來臺前,土地上已聚居泰雅、賽夏、道卡斯、巴宰等多元族群。清代康熙中葉至光緒年間,自中國大陸閩、粵地區居民橫渡台灣海峽,從苗栗沿海向內陸開闢,聚落、道路和埤圳逐漸成形,勾勒出苗栗地方發展的版圖,是光緒15(1889)年苗栗首度設縣的基礎。隨著苗栗山林產業開發及人口結構改變,南庄事件、漳泉械鬥等族群衝突漸起。

日治時期,政府為加速治臺事業的啟動和執行,在丘陵橫亙、地形崎嶇限制下,興築出山海線鐵道、公路,就此暢通苗栗全境的產業、運輸和經濟發展,加速樟腦、茶、陶、糖、香茅、藺草、煤礦、石油、天然氣和木雕等產業蓬勃發展,寫下一頁苗栗輝煌的外銷史跡。戰後至今,苗栗傳統產業面臨國際市場衰退,政府興建科學園區、水庫、火力發電廠轉往現代化發展。同時也面臨工業開發、居住正義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如大埔事件、石虎保育課題。

本系列65筆資料講述從古至今苗栗這塊土地上的重要事件,以台灣的時空背景為立足點,以苗栗18個鄉鎮市為主體,紀錄對地方的長遠發展有影響力,以及富歷史意義、文化價值的紀事。無論是先民拓墾、地方政治、教育文化、交通運輸、經濟發展、宗教信仰、歷史事件或重大災變,勾勒出苗栗的發展歷程與變遷,並鮮明地反映當時的庶民生活,完整展現苗栗豐富的樣貌。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 資料來源
    《苗栗文獻第四十九期:苗栗史上百件重大史事專輯》,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2。
  • 時間起
    2020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