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製揉捻機

     圖片為木製望月氏揉捻機,位於茶業改良場,用以進行茶葉揉捻動作,是碩果僅存的木製揉捻機。
       臺灣初期的茶葉揉捻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力進行,揉茶師站立於裝有木頭扶把的牆面,以雙腳前後擺動進行揉捻動作。而望月氏揉捻機是1894年由日本人望月發太郎發明,並於1917年(民國6年)引進台灣,至 1927年(民國16年)茶農已普遍使用,大幅改善揉捻品質。
       初期的揉捻機除了揉碗為鐵製材質外,其餘骨架大多為木製,過程中需靠手轉動輪盤,而在電力普遍之後,加裝馬達傳動方式,並改以金屬材質,製茶量也逐漸增大,所製茶葉條索也更為緊結。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喬嵩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0/2/3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