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創作課程「我們與河的距離」 - 帶狀課程 - 中和國中閱讀社群

本課程為教育部補助社區大學與十二年國教計畫,將社大深耕之在地議題—雙和界河瓦磘溝,與體制學校之學習需求相結合,發展從生活情境出發、符合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案。


與中和國中閱讀與Maker指導老師合作課程共16堂,每場25名國中學生參與。透過整學期的一系列課程,讓學生從認識、察覺、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開始,思考人與河川/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對瓦磘溝的現況進行反思,最後創作出融合瓦磘溝意象的藝術作品,並符合核心素養的自主行動、社會參與、溝通互動三大面向。

閱讀社群課程場次如下:


課程時間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
108/2/15(五)
帶狀課程:解除封印,召喚瓦磘溝
由講師講解瓦磘溝被封印的故事,讓學員思考都市河川的價值。
108/2/20(三)
帶狀課程:走讀前導(一)
帶學生以心智圖進行發想,對都市河川的優缺點進行探討。
108/2/27(三)
帶狀課程:走讀前導(二)
以河川的生物食物鏈切入,介紹瓦磘溝周邊的動植物生態。
108/3/13(三)
帶狀課程:走讀前導(三)
從河川帶來的商業聚落或信仰文化(如市場、廟宇)切入,介紹瓦磘溝過往的運輸和戲水功能及雙和變遷史。
108/3/29(五)
帶狀課程:瓦磘溝走讀
帶同學走瓦磘溝潭墘橋到雙叉港(智光黃昏市場)區段,並以學習單沿途記錄觀察到的生態和人文景觀,作為後續創作的素材。
108/4/3(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風情畫】平面創作
讓同學分成五組,用彩繪塗鴉、色紙拼貼的方式,共同創作出一幅瓦磘溝願景圖,以此呈現對於城市河川的觀察與想像;完成的圖畫會作為鋁線立體創作的背景。
108/4/10(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鋁線創作(一)
為連續五週的創課程,以易於上手且發揮空間大的鋁線作為媒材,讓同學從簡單的圖案(如愛心、音符)開始練習,最後完成以瓦磘溝為主題的立體創作。
108/4/17(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鋁線創作(二)
以瓦磘溝沿岸建築物作為第一個鋁線創作主題,讓每位同學發揮各自的想像力,創作出在走讀時觀察到的房舍或廟宇。
108/4/24(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鋁線創作(三)
同學們創作的建築物已有雛型後,進行房屋細部的裝飾細節創作。
108/5/1(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鋁線創作(四)
部分同學繼續房屋細節創作,部分同學開始進行其他景物的創作,包括植物、人物與動物。
108/5/8(三)
帶狀課程:瓦磘溝鋁線創作(五)
進行最後的裝飾與收尾,同學將完成的作品放置在木板上,於6/17–6/22在中和社大(中和國中)舉辦鋁線創作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 創作者
    中和國中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9/6/17
  • 媒體類型
    其他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