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華民國公務護照

本物件是1973年的中華民國公務護照,原持有者為林樹卿,現為其子林財正收藏。

林財正記憶中,父親是一個勤勞的工人,在煉油廠擔任輪班的工作,兩天日班、兩天小夜班、兩天大夜班,隔天休息,沒有休假日的權利,每逢過節,看父親騎著腳踏車的身影,往工廠騎去,一起吃年夜飯,有時也是一種奢望,40年如一日。1959年,媒人來到林財正的母親-馮香家提親時,說林樹卿是在高雄抱大支煙囪筒,嫁給他會很好命,不用再去作農,馮香從小出生麻豆鄉下,屬長女,需照顧弟妹又要下田工作,十幾歲時,就掙到與男工人一樣多的薪水,備嘗辛苦,自然不想嫁給擁有大量田產的富家人,便答應父親林樹卿的求婚,跟著來到高雄看大支煙囪筒,是長什麼樣子。

抱大支煙囪筒的工人,怎麼會擁有中華民國公務護照?原來是1953年,泰國曼谷設立「挽節煉油廠」,林樹卿時任中油高雄煉油廠第一輕油裂解工場(一輕)操作領班,負責工場開機作業,1973年,奉派前往泰國。中油為國營公司歸經濟部管轄,奉派去協助技術援助外交的員工,因而擁有外交部發給的公務人員護照。

林財正後來才發現,父親無法領老年年金,母親才可以領,其原因在於父親原是公職,身為一位工人的兒子,因而變為公務員的後代。而這本護照也見證父親,為國家的付出,以提升泰國煉油廠操作的能力,至今林財正仍珍藏著該護照。


基本資訊

  • 取得對象
    林財正
  • 取得方式
    獲贈
  • 管理者
    林財正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高雄煉油廠、泰國挽節煉油廠
  • 撰寫者
    林財正
  • 創作者
    中華民國外交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73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中華民國外交部
  • 存放位置
    高雄市楠梓區新昌街100號
  • 時間分期
    197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