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兜售竹藤編織製品的小販「籠商」,推車上堆滿竹藤椅、竹簳、米篩等製品。小販手中正將俗稱「蓮花籃」、「茶箍籃」(肥皂籃)的篾器串連在一塊兒,以便兜售販賣。在早期的農業社會裡,手工竹籐編織品因其透氣通風的特性,在當時非常受歡迎,街上時常可見頭戴斗笠的小販,推著載滿竹編藤作製品的推車沿街叫賣。臺灣是手工編織藤製品的生產重鎮,除了收納的工具之外,舉凡桌椅、寢具、燈飾皆能以竹藤製作,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市場中,攤販以竹簍和竹筐盛裝蔬菜水果;一般民居中則是擺著一兩張藤椅,床上則鋪著竹蓆,老人家的手中則拿著竹篾編織而成「火籠」,將手掌放置於其上於冬天取暖。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