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拍攝地點未知。販賣炸地瓜籤和糯米腸等小吃的攤販,金黃酥脆的炸地瓜籤和滋味滿分的糯米腸,皆為臺灣早年尋常的平民美食。後方桌子下放著一塊豆腐板,板上有著一塊塊切好的大塊豆腐。傳統的糯米腸也稱為「米腸」,其作法是利用洗淨的豬大腸進行灌製,裡頭塞入調味過的糯米,而早期的臺式糯米腸時常會加入花生,再經過油炸後撈起放涼,有客人點用時再切段,並灑上胡椒鹽或是沾上甜辣醬供客人食用;炸地瓜籤則是用刨子將地瓜刨成條狀,裹上麵粉、鹽、水等材料製成的麵衣,再下鍋油炸至出現金黃色澤,便是酥脆香甜的平民甜點。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