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中學是浮洲重要的地標,在華僑革命的時代以及後戰爭文化在台灣蔓延,國共兩黨在海外爭取華僑資本的時代,浮洲的華僑中學就扮演著吸引華僑回到台灣,就讀台灣的大學的重要跳板。一直到今天,在早年回台就讀的老華僑回憶錄裡還可以看見很多著名的散文家寫著他們的浮洲記憶。但就跟當時華僑對浮洲的記憶一樣,那個時代的氣氛並沒有讓更多的人更了解浮洲。當時的台灣不管身在何處何地,讀的、討論的都是黃河長江,都是故國河山,但對於身處的環境總有一種刻意的忽略。照片裡的圍牆就是華僑中學的圍牆。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