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重光煤礦的脫軌礦車

這是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拍攝於重光煤礦場。場景為煤礦場內的坑木場區域,抗木為礦場的重要資材,每日坑道內掘進工下工後需要到坑木場挑選木材,作為隔日工作用支撐材。

使用相思木作為坑內支撐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相思木質地非常堅硬與堅韌,其二是臺灣分部範圍廣大故於中海拔處即可種植,產量豐足且易於取得,最後是相思木經過高壓時會發出特殊聲響,可當作坑內落盤前的警示作用。

拍攝時,朱攝影師在坑木場旁邊,正好看到一群礦工正努力將脫軌礦車校正回來的景象,因此使用用超廣角拍攝,強調礦工用腳使力的樣貌。

照片為垂直縱向取景,小光圈、深景深、搭配高廣角鏡頭,使用廣角端拍攝,對準礦工的背影與下半身,與畫面遠方礦車、其他使力支撐的礦工們,組成線性狀構圖,引導觀看者往礦車方向看去,並能感受到畫面中人物的力量感,廣角鏡頭的善用,使整體畫面更帶有張力。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洪碧苓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時間分期
    民國70年代
  • 地點
    創作地點
    新北市土城區 (121.438034, 24.96837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