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拍攝於重光煤礦場。場景為煤礦場內的坑木場區域,抗木為礦場的重要資材,每日坑道內掘進工下工後需要到坑木場挑選木材,作為隔日工作用支撐材。
使用相思木作為坑內支撐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相思木質地非常堅硬與堅韌,其二是臺灣分部範圍廣大故於中海拔處即可種植,產量豐足且易於取得,最後是相思木經過高壓時會發出特殊聲響,可當作坑內落盤前的警示作用。
拍攝時,朱攝影師在坑木場旁邊,正好看到一群礦工正努力將脫軌礦車校正回來的景象,因此使用用超廣角拍攝,強調礦工用腳使力的樣貌。
照片為垂直縱向取景,小光圈、深景深、搭配高廣角鏡頭,使用廣角端拍攝,對準礦工的背影與下半身,與畫面遠方礦車、其他使力支撐的礦工們,組成線性狀構圖,引導觀看者往礦車方向看去,並能感受到畫面中人物的力量感,廣角鏡頭的善用,使整體畫面更帶有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