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菁桐煤礦的礦車搬運場景

菁桐煤礦的礦車搬運場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菁桐煤礦的礦車搬運場景

這張作品是西元1986年朱健炫攝影家於菁桐礦場火車站後方的石底大協坑處往下拍攝。平溪地區是黑金傳說的起始點,堪稱為臺灣煤礦的代表,菁桐的石底煤礦品質優良甚至被稱為「臺灣煤」的代表。因此,朱攝影家也在此紀錄下不少珍貴的畫面。這張作品朱攝影家想表達女工工作繁忙的場景以及菁桐礦場從選洗煤場出來前往儲煤櫃的軌道配置,透過由上往下的俯視角度,將該區域的地理位置完整呈現。

法國攝影師布列松在西元1950年代提著名攝影理論「決定性的瞬間」,影響者日後攝影者的詮釋角度,而當時隨者二戰和越戰結束,對於人們日常生活樣貌及社會底層的關注日益趨升,而發展出紀實攝影的美學論調。

從此張照片採小光圈、深景深,搭配28mm廣角鏡頭與1/15 sec的慢速快門,攝影師事先採用十字線構圖,並等待適當時機,在這場景,即便只是拍攝單純鐵道與礦車空景,也是張富有紀實感的好照片。此時正好畫面中右邊出現礦工推動礦車的當下,讓原本靜態圖像產生動態效果,增加畫面的可看性。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者
朱健炫
撰寫者
洪碧苓
創作者
朱健炫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86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時間分期
民國70年代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