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健炫攝影師西元1980年代於新平溪煤礦所拍攝作品。攝影師回憶道,在礦場拍久了,除了礦工人物、礦坑、相關設施場所、宿舍都是可拍攝的主題,當然小到連水壺、水桶都是攝影師所關注的。記憶中,照片場所是坑口旁邊的棚子下,有時候礦工為了方便,將使用道具隨地置放,大概雜七雜八的東西都有吧。照片中被攝主體是裝過潤滑油的桶子,這是礦場隨車員每天會進行的例行事項,使用機油潤滑礦車輪子。可以看到桶子上沾滿機油,層層堆疊,看起來就一副身經百戰樣,表層油脂造成紋理反光的質感,在光源反射下,凹凸表面產生多樣性幾何圖形,亮的地方很亮,未受光面就很暗,搭配地上沾滿厚度不一的灰塵、泥土,與油桶相呼輝映,呈現出純粹的材質美學,也不禁讓人聯想產業的辛勞及背後的故事。
構圖上採垂直圖像,小光圈、讓主體放置在畫面中前景處,配合右側旁牆角線條,使畫面布局產生平衡,又達到凸顯主體物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