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在海山煤礦場所拍攝。場景為翻車台作業,主要是從選洗煤場(俗稱「台仔腳」)篩選後的煤,裝入台車被推來此,然後進入「翻車台」。海山礦區翻車台場域相較其他礦場算大,可以停放較多礦車,朱攝影師回憶說,當時站在作業區內往外看去,屋頂上的採光區,光線直撒而下,頗有藝術美感,因而採用美學攝影方式,不同的視角來詮釋翻車台。
照片為橫向水平取景,採小光圈、深景深,使用慢速快門,高ISO值四百底片,人物產生動態模糊效果,構圖上主要分為左右兩側亮部與暗部的對照,天窗灑下的光照和通滿煤塵的翻車台,強化黑白對比,使看似平常的紀實影像,加入了攝影者的美學思考與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