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5年代在臺和煤礦所拍攝。場景為臺和橋,並站在臺和橋礦廠方向往產業道路拍攝情形,朱健炫攝影師表示當時候爬到擋土牆旁邊的一個小徑,並使用28mm廣角端拍攝。照片最左邊白色木棚架為臺和煤礦儲煤場,這裡的儲煤場不使用翻車台卸煤,而是在礦車兩側板設計上,採用機關,透過腳踢板子,就能將木板開啟,卸下煤礦。其設計主因為節省工作成本。早期臺和煤礦的煤炭統一集中拉到萬古車站,再從基隆八堵或瑞芳轉運,其路程長達七八公里,可說是相當遙遠。
照片採水平橫向取景,廣角端、小光圈、深景深。採二分法與線性構圖,其被攝主體為吊橋、空車、礦工三者組成,吊橋和空車配合軌道具有線性縱深感,空車旁礦工則採取推車姿態,身體略向前,使空車呈現反向作用力之感,產生動態模樣,使照片增加張力,使視覺重量產生反向平衡感,相當規矩的取景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