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在重光煤礦拍攝,場景為重光煤礦籃斜坑。重光礦場因環境較為險峻,山巒河谷之間用地取得不易,需要在可利用平面空間上設置各類產業建築與設施並騰出足夠的作業空間,因此建物緊鄰軌道的場景一再出現。照片環境表現出礦場高度利用山區河谷地形的礦場軌道產業地景,也呈現出礦場設施的在地智慧。
而畫面中礦工人物,正從坑口走出。照片採垂直縱向取景,小光圈、深景深,長鏡頭拍攝,可以看到礦工主體、軌道與周圍建物的關係,在長鏡頭視覺壓縮的情景下,產生照片環境的緊縮感。軌道的構圖引導觀看者往礦工聚集處看去,使觀看者從這樣的線索明白礦工剛從坑口走出,往攝影者方向而來。而這樣的照片也留下重光礦場軌道和環境建物的密集感,記錄了平溪地區礦場空間美學的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