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安橋上的礦車

這是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在十分車站附近縣道106號所攝。場景為靜安橋,紀錄下工後的礦工,從礦場回到十分車站附近住處,拍攝當天雲層密佈厚實,也象徵了平溪地區場年多雨的天氣。靜安橋始建於西元1947年,全長約128公尺,為當時十平礦場建造,作為運煤及村民行走使用,即便到了十平礦場停工,無運煤台行駛,也早成為村民的重要交通幹道,並成為商旅來往通道。西元2009年橋身斷裂,經修復後再次開放,成為南山村的重要地標。照片留下修復前的橋身模樣,可以看得出當時吊橋原本寬度。

照片採橫向水平取景,線性構圖,小光圈、深景深,逆向光源,逆光條件下導致被攝主體亮度不足,產生輪廓顯明的剪影,吊橋線條也告知著觀看者,畫面行人正走向橋端一側,使照片具有動態氛圍,右上側烏雲密布厚實,傳達環境氛圍,其塊狀也替圖像視覺達到平衡效果,完整記錄下靜安橋的歷史歷程。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洪碧苓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