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山煤礦十三棟工寮一隅

這是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於海山煤礦所拍攝,此場景為礦工們居住區域,稱之為十三棟工寮,工寮的組成就像傳統合院建築,由一排排建物緊鄰設置,生活模式又有點像是眷村,住戶相互照應、閒話家常,彼此間向家人般,關係非常密切。

建物與建物間的廊道,類似傳統建築中過水廊的格局,過水廊分為內部和戶外的分隔門,稱為過水門,如照片頂端遠處,依稀可以見到一道木門,此門就是住戶出入工寮和戶外的分隔門。海山煤礦的工寮建設,相較於其他礦場,海山礦場工寮是採磚造堆砌,格局也相對較佳,主要是礦主對待員工及環境設備都較合乎標準且高於標準之上。

拍攝此場景是想要表達礦工在刻苦的生活條件下的場景凸顯溫馨,照片採垂直取景,廣角端,深景深。構圖原則採線性構圖,兩側工寮成為兩條垂直線,在照片頂端處交會,引導觀者往遠處瀏覽。左下角的貓咪被攝主體,則使照片增加活潑生動之感,在寂靜的場景中導入生氣與溫馨之感。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洪碧苓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