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平溪煤礦廢棄的礦車

這是由朱健炫攝影師於西元1980年代在新平溪煤礦場所拍攝。1980年代以前,主要是台灣礦業最發達的時期,直到1984年間,陸續發生多起煤礦災變,時任總統蔣經國先生決定停止礦業開採,此為礦業成為夕陽產業的轉折點,1990年代礦業只剩零星幾家。在這過程中,大量的機台、器具損壞或不堪使用,就不再整理直接棄置,任其生鏽殘壞。照片中的礦車遺骸就呈現淒美之感,感嘆那些為了國家經濟繁榮與工業發展努力的小小螺絲,當無利用價值後只能放在一旁任其凋零。朱攝影師拍攝當下,看著芒花的場景,以及被廢棄的礦車遺骸,剛好搭配秋天時節,場境不禁令人感到哀愁,彷彿述說著整個礦場興衰。

攝影方面,採用垂直縱向取景,使用廣角端,深景深,小光圈,低水平拍攝,將鏡頭採低姿態,與芒花背景平行。被攝主體廢棄礦車則安排在畫面下半處,透過二分法說明前景與背景的映襯,將兩者意象透露出荒涼淒美之感。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洪碧苓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